矽卡岩型金矿是一种重要的金矿床类型,通常产于中酸性侵入岩与碳酸盐类岩石(如石灰岩、白云岩)的接触带及其附近。这类矿床因其特殊的地质成因,在矿石特性和选矿工艺上具有鲜明特点。
一、矽卡岩型金矿的主要特征
地质特征:矿床主要赋存于侵入岩与围岩的接触带,矿体形态复杂,多呈透镜状、脉状或囊状,产状变化较大。
矿物组成复杂:矿石中金属矿物除自然金外,常伴生有大量的黄铁矿、磁黄铁矿、黄铜矿、方铅矿、闪锌矿等硫化物。脉石矿物主要为矽卡岩矿物,如石榴子石、辉石、硅灰石等,以及石英、方解石。
金的赋存状态特殊:金多以细粒、微细粒自然金形式存在,常包裹在黄铁矿、毒砂等硫化物的内部,或嵌布于石英及矽卡岩矿物颗粒的裂隙中。这种“包裹金”和“裂隙金”的特性,决定了必须将载体矿物充分破碎研磨,才能使金矿物有效解离。
矿石结构构造多样:常见浸染状构造、块状构造及条带状构造。金的分布往往不均匀,品位波动较大,增加了选别的难度。
二、矽卡岩型金矿选矿工艺流程
针对矽卡岩型金矿“细、杂、嵌布不均”的特点,通常采用“多破少磨—阶段磨矿—联合选别”的核心原则。以下是一个典型高效的工艺流程:
1、破碎阶段
采用两段破碎工艺组合。粗碎阶段选用颚式破碎机,其坚固结构和强大破碎力可有效处理坚硬的矽卡岩原矿;细碎阶段配置反击式破碎机,运用冲击能破碎,能产出粒形好、粒度均匀的产品,为后续磨矿作业提供稳定的给料,降低整体能耗。
2、磨矿分级阶段
这是实现金矿物充分解离的关键环节。通常采用溢流型球磨机与螺旋分级机(或水力旋流器)组成的闭路系统。通过钢球介质的冲击与研磨作用,将矿物持续研磨至-200目占85%以上的细度,确保包裹在硫化物和脉石中的微细粒金能够充分暴露。分级设备则实时分离出合格颗粒,将未达标的粗颗粒返回球磨机再磨,形成一个高效、稳定的磨矿循环。
3、重选富集阶段
利用金与脉石矿物的比重差进行初步富集,对已解离的粗、中粒单体金回收效果极佳,且环保无污染。
跳汰机:通过驱动装置产生垂直交变的脉动水流。在下降水流中,重矿物(如金粒)比轻矿物更快地沉降到跳汰机的底部。经过多次这样的脉冲运动,重矿物逐渐集中于底层,轻矿物位于上层,从而实现高效分离。
离心选矿机:利用转鼓高速旋转产生比重力场强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离心力,使微细粒金能快速沉降并富集于转筒内壁,轻质脉石则被水流带走。该设备对微细粒金的回收率高,常被置于磨矿分级回路之后,用于从尾矿中进行扫选,能显著提升整体金的回收率。
4、精选阶段
重选所得粗精矿的品位仍有提升空间,需进入摇床进行精选。摇床借助床面不对称的往复运动,结合横向水流的冲洗作用,使不同比重的矿物颗粒在床条间产生分层和分带,最终在床面的不同区域排出,从而获得高品位的金精矿。对于成分复杂的矽卡岩型金矿,若伴生有铜、铅、锌等硫化物,则需通过浮选工艺进一步回收。
以上就是矽卡岩型金矿的选矿工艺,如需进一步了解设备选型或工艺优化,欢迎来电咨询浩鑫矿山机械:13361770887(微信同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