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获得较高的金的回收率与精矿品位,在摇床选金时需重点关注以下注意事项:
一、物料预处理
金矿入选前应严格进行分级与脱泥。粒度通常控制在0.074–2mm之间。若矿泥含量高,会增大矿浆黏度,影响金的沉降,导致金损失于尾矿。提前脱泥和分级可显著提升摇床对金的回收效率。
二、冲程与冲次调节
冲程和冲次是驱动床面及物料运动的核心参数。处理粗粒金矿或床层较厚时,应采用较大的冲程配合较小的冲次,以促进重矿物沉降;反之,处理细粒或矿泥物料时,则需小冲程与大冲次,增强微细金粒的松散与分层。若处理量大或金密度较高,通常需适当增大冲程与冲次。
三、床面横向坡度调节
床面横向坡度影响矿粒的纵向运动与尾矿排出速度。选别粗粒金时坡度宜大(如2.5°–4.5°),有助于快速排尾;处理细粒金矿时坡度应减小(如1°–3°),防止金粒被冲入尾矿。坡度必须与冲洗水配合调节,以实现金的有效富集。
四、水量调节
增大水量可提高精矿品位,但细粒金易损失,回收率可能下降。一般粗粒金或精选阶段宜用较大水量,而细粒金扫选时应适当减小水量,以兼顾品位与回收率。
五、矿浆浓度控制
给矿应连续稳定、浓度适当。金矿粒度越粗,给矿量可相应增大,但过量会导致回收率下降。浓度方面,粗砂宜控制在20%–30%,细粒宜为15%–25%,确保矿浆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与分层条件,避免金粒因泥化或黏度大而流失。
六、精矿截取
在适宜操作条件下,金矿在床面会呈现清晰的分带:精矿(金富集)、中矿和尾矿。操作人员需根据金的分带位置,及时调整接取区间,确保金最大限度地进入精矿。若分带模糊或偏移,应检查冲程、水量等参数是否合理,并作出相应调整。
七、实时监控与调整
摇床选金是一个精细分选过程,操作人员应实时关注矿带变化与设备运行状态,对冲程、坡度、水量等进行微调,保证金矿高效回收。如需了解更多选矿工艺、生产线配置方案或设备选型报价,欢迎咨询浩鑫矿机:13361770887(微信同号)